鸟瞰天津自贸试验区,包括天津港东疆片区、天津机场片区、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形如渤海湾的三颗棋子,是国家布局推动京津冀协同对外开放、服务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先手棋。
天津港东疆片区地处丝绸之路海陆线路起点的中间地带,每天天还没亮,一辆辆卡车从四面八方而来,将来自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的集装箱运到天津港码头,停靠在岸边的巨型集装箱船舶会按照原定的轨道,呈放射状散去,终点站或是非洲大陆、澳洲抑或中亚等地。
同样繁忙的还有天津机场片区,作为华北地区重要的航空货运中心,可谓天津先进制造业和研发转化的“心脏”,这里聚集的各类企业超过2万家。夹在两者之间的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海河两岸各类商务楼宇面积超过450万平方米,这片金融改革创新集聚区的夜晚渐渐灯火通明。
东疆片区太平洋码头。图片来源:天津自贸试验区
天津自贸试验区总规划面积为119.9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1%,创造了占全市12%的地区GDP。
机场片区成为了亚太地区重要的航空制造维修基地,东疆片区也被誉为继爱尔兰之后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聚集地,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则意在打造中国北方金融创新中心。
在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研究发展室副主任陈明业看来,中央对天津的“一基地三区”定位,即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赋予了天津自贸试验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区域经济振兴中的重要使命。
以全市1%的面积创造12%GDP
“天津自贸试验区是我国第二批自贸试验区之一,也是我国北方第一个自贸试验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等国家战略叠加,是京津冀地区最佳的海上桥头堡。”陈明业告诉澎湃新闻。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图片来源:天津自贸试验区
从北京南高铁站出发,不到一个小时便到达滨海站,它如一扇贝壳静卧在天津自贸试验区的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里。该高铁站于2015年9月份正式通车,双向对开20余班次,目前已成为京津两地上班族和商务人士穿梭的主要交通工具。
这个是世界最大、最深的全地下高铁站房,也是全球首例单层大跨度网壳穹顶钢结构工程的建筑。以此带动天津自贸试验区纳入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内,“京津冀一体化”从规划落地变成现实。
距离滨海高铁站大约5公里,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的一栋商业楼里,信达一汽保理公司入驻于此,这家管理团队仅20人的公司,却创造下了人均利润近千万元的发展业绩。
早在2015年,天津自贸试验区刚挂牌成立,由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一汽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信达一汽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就在开发区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
这也是继2014年6月天津开发区管委会与一汽资本控股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明确双方将在金融板块开展深层战略合作后,一汽资本控股有限公司落户在开发区的第二家公司。
信达一汽商业保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军介绍,为了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一汽集团一直将天津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基地,并将一汽—大众华北生产基地、一汽—丰田新工厂等项目落户天津。
“一汽集团与天津的天然合作基础,保理公司落户天津对于集团产业的服务助力,及天津自贸试验区成熟开放的保理环境,都成为了信达一汽保理公司选择落户自贸试验区的不二之选。”回顾双方的合作历程,王军向澎湃新闻细数了信达一汽的发展轨迹。
入驻四年来,信达一汽保理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深耕于国内汽车产业链保理业务。截至2019年上半年,信达一汽已向全国25个省近200家汽车产业链客户累计提供资金支持近300亿元人民币,利润表现更是实现开业首年盈利,后续三年三连翻。
于2018年2月份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嘉友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去年开始与天津自贸试验区展开合作。嘉友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聂慧峰向澎湃新闻透露,目前上市公司在自贸试验区内新设了三家公司,一家主营融资租赁,一家主营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第三家主营港口物流操作业务。
其中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则是按照国家下一步对于 “互联网+物流”新业态的发展提前部署的新业务,类似于无车承运平台。天津市总共批了12家无车承运试点,嘉友国际在东疆片区的支持下成为了其中一家。
聂慧峰回忆,当初是天津自贸试验区向嘉友国际发出了入驻的邀请,公司最终入驻是考虑到试验区的服务好、办事效率高,另外公司的诸多业务包括跨境综合物流等此前也一直是在天津港口经营的。
入驻以来,嘉友国际业务平稳增长。财报显示,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1.01亿元,比2017年同期增长26.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0亿元,比2017年同期增长30.94%。
每一家企业作为个体单元的成长,也带动了天津自贸试验区的逐渐壮大。自2015年4月挂牌以来至今年7月份,天津自贸试验区累计新登记市场主体5.99万户,注册资本1.98万亿元人民币,用占全市1%的面积创造了占全市12%的地区生产总值、1/4的实际利用外资、60%以上的对外投资和近1/3的外贸进出口额,成为促进天津市乃至北方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天津自贸试验区还亮出了制度创新的“成绩单”:四年来累计向国家上报4批127项试点经验和41个创新实践案例,22项经验和5个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向全市推出三批106项经验案例。
剑指“亚洲飞机制造维修中心”
天津自贸试验区机场片区被冠以“亚太地区重要的航空制造维修基地”,跟四年前的一次重大合作瓜葛相连。
当时距离2015年4月挂牌成立还不到三个月,一则重磅消息传到了天津自贸试验区。7月3日,正在法国图卢兹访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法国总理瓦尔斯陪同下,来到了空中客车公司总部考察中法合作生产项目。
在两国总理的见证之下,天津机场片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与空中客车公司签署了关于在天津建立空客A330宽体飞机完成及交付中心的框架协议。
这也是空中客车公司在欧洲以外落地的首个A330宽体飞机完成和交付中心。2017年9月20日该中心正式启用,一架由空客中欧员工共同完成的A330飞机也在该中心交付给天津航空公司。
机场片区空客公司。图片来源:天津自贸试验区
彼时,空中客车首席运营官兼民用飞机总裁法布里斯·布利叶表示,中心启用并开始交付飞机是空客与中国合作伙伴关系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空客和中国航空业长久以来的合作关系从单通道飞机领域扩展到宽体机领域。
从2006年天津承接空客总装线在中国的建设,直至今年,已是空客与天津合作的第十三个年头。截至今年7月份,空客A330完成及交付中心已交付12架A330、404架A320飞机。
背靠着中国庞大的市场、“京津冀一体化”的经济腹地,以及“一带一路”顶层设计的牵引,天津自贸试验区的机场片区成为了亚太地区重要的航空制造维修基地,庞巴迪公务机维修项目投产运营,海航GE发动机维修、天津航空维修中心、汉莎技术培训中心等龙头项目纷纷落户,行业产值超过780亿元。
“政府搭台,最终还要企业唱戏,我们在努力不断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已是中午时分,机场片区自贸工作局局长何江仍显忙碌,步履匆匆赶往下一个目的地。
“天津自贸试验区相当于一个筐,我们是采蘑菇的小姑娘。”何江喜欢用这个比喻自己的工作,天津自贸试验区背靠“大森林”,产业门类齐全,企业资源充足,森林资源相当丰富,怎样才能采到更多更好的企业,根据它们的需求寻求突破,汇总到一个筐里的蘑菇又大又好,再加工好上市。
“这是我每天醒来要想的第一件事,也是每天需要面对的压力。‘上市’说白了就是,真正成为(落地的)政策让企业用得上。”何江说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机场片区在保税维修业务创新上面硕果累累,包括境外飞机保税维修形式申报创新、境外飞机航程内保税维修绿色通道、飞机维修保税状态购入部件及耗材新模式、境外飞机退租检业务模式创新、飞机维修客供料免税新模式、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航空保税维修再制造等,累计吸引60多个航空项目落户。
尤其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航空保税维修再制造试点获批后,在天津市自贸试验区范围内开展航空保税维修业务,只需区级商务主管部门核准即可开展业务。
今年5月12日,第一票“航空器(待维修)”,货值3750万美元的报关单,在天津海关顺利通关,单架飞机可减少1100万风险担保金。值得一提的是,初审和核准分别在5个工作日内就可以完成,大大缩短批复时限。通过RFID技术手段,航空维修周转件的清关时间也由原来的三个工作日减少到不到半个小时。
“我们还是立足于企业需求为导向,深入到一线找企业的需求,特别是统计处理共性的有普遍性的需求,它们的可复制和推广意义比较明显,贡献值更高。”谈及如何打造好“国际航空制造维修基地”这张名片时,何江提及最多的反而是“解决企业需求”,这被他视为发展的根本。
按照机场片区的规划,未来其将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和空港优势,重点发展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端制造业和研发设计、航空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打造亚洲飞机制造维修中心和中国北方航空物流中心。
牵头融资租赁产业崛起
从地图上看,天津港东疆片区地处“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条线路起点的中间地带,填补了北至国内北方地区、蒙古国,西至俄罗斯等东欧国家的陆上物流市场需求。
三年前的冬天,2016年11月21日,一列满载货物的集装箱班列从天津自贸试验区东疆片区海铁中心站发车,通过二连浩特驶出国境,开往白俄罗斯明斯克,运输周期为13天左右,计划每年运营20整列,预计将往返运输物资3万吨。
这是天津自贸试验区首条直通欧洲的货运班列,该班列的起点——天津自贸试验区东疆片区,也成为了丝绸之路陆上和海上的重要连接点。
天津港东疆片区面积30平方公里,是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核心功能区,获批以来,累计新登记各类航运、国际贸易、租赁等市场主体超过1万家,注册资本8351.8亿元,分别是设立自贸试验区之前7年总和的4倍和4.1倍。
其中融资租赁产业成了东疆片区的核心产业之一。截至6月底,注册的租赁公司就有3333家,累计注册资本达到5483.94亿元,占该片区总注册资本的65%以上。
东疆片区被誉为继爱尔兰之后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聚集地,形成了SPV租赁、保税租赁、离岸租赁、资产包租赁等40多种发展模式,飞机、船舶、海工设备租赁资产累计近千亿美元。
东疆片区租赁展厅。图片来源:天津自贸试验区
东疆片区也创下了国内多个业务创新的首例。2015年3月2日,国内第一单带租约的飞机项目公司股权转让业务,以及国内第一单大飞机租赁资产交易在天津港东疆片区操作完成,开创了我国飞机租赁领域资产交易的先河。
在航空货运争夺战日益激烈的今天,早有布局的顺丰集团,于2015年8月旗下顺诚融资租赁(深圳)有限公司在东疆片区成功借助跨境人民币融资购买了3架波音737系列货机。这是天津自贸试验区成立后,租赁公司首次利用跨境人民币融资完成的飞机租赁业务。
天津自贸试验区还促成了国内第一单“融资租赁+汽车出口”业务。今年5月份,一批35辆牵引车在内蒙古甘其毛都口岸完成报关手续,正式出口到蒙古国,交易的方式却是融资租赁。
卖方嘉和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孟联向澎湃新闻回忆,此前商务部汽车出口许可证申请系统中贸易方式一栏没有“国际租赁”选项,而一次性付款会对境外的客户造成较大资金压力,双方希望采取融资租赁类似分期付款的方式。而后东疆片区通过多方协调,最终在天津市商务局的支持和推动下,商务部在系统中增设了这一贸易模式。
“它就像打开了一扇窗,因为以前没有人这么做过,这个市场需求还是挺大的。”孟联说道。她在公司日常经营中发现,以往融资租赁大多数都是“大家伙”,现在小型的设备如车辆的租赁需求也比较多,面对更多新兴市场国家,它会是一种很好的交易方式。
产业金融一直以来是天津金融创新的特色名片,经过多年的探索积累,天津的融资租赁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并率先进入国际租赁市场。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金融发展室主任赵磊告诉澎湃新闻,一方面,国家对天津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业发展非常重视,在天津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深改方案》都提出了在全国率先开展改革的内容。在国家部委的支持下,自贸试验区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的审批权下放到了天津市。今年,天津出台了全国首个融资租赁监管办法,使得企业的注册、管理、监管在透明规范的政策体系之内执行。另一方面,天津自贸试验区紧紧围绕租赁企业和产业需求,在海关、外汇、税收、法律等方面率先探索突破,形成了制度设计和基层探索的良性互动。
今年以来,各地的融资租赁产业掀起了一轮“体检”,以排解可能存在的金融风险,天津自贸试验区如何应对?
“融资租赁是资金和资产高度融合,借钱和借物笔笔对应的金融工具,天津自贸试验区的融资租赁产业是依托于雄厚的实体经济基础和大量的市场需求,尤其是京津冀地区的实体经济优势,这也是天津的特色。”按照赵磊的说法,区内的金融发展服务于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嵌入到相关的实体行业,尤其是飞机的融资租赁属于非常高等级,相当于租赁业里“皇冠上的明珠”。因此,自贸试验区凭借着融资租赁产业实打实的基础,通过建立高效透明的监管方式,聚集懂产业、懂租赁、有情怀的人才,形成了健康的产业发展环境。
赵磊预测,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大众消费水平的提高,航空租赁还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他罗列了相关的数据:国内各大航空公司对于飞机采购的需求非常大,目前是国际航空器还属于卖方市场,国内民航飞机大概是3700多架,每年还会以三四百架的增速往上涨。其中增长的部分,航空公司少半会买、多半会租,还会委托租赁公司的资产管理团队代为管理,再加上未来离岸租赁业务创新,国内租赁公司参与国际飞机租赁市场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个市场很大。
发展至今,东疆片区飞机租赁规模占中国租赁飞机增量的80%以上。天津自贸试验区透露,未来东疆片区将依托港口优势,重点发展航运物流、国际贸易、融资租赁等现代服务业,打造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和国家租赁创新示范区。
金融改革30条超八成落地
自去年起,天津自贸试验区又掀起新一轮的改革。2018年5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国发〔2018〕14号,简称《深改方案》)。紧接着,6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到天津自贸试验区调研京津冀协同发展。7月10日,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将《深改方案》分解为128项改革任务,明确责任人、时间表、路线图,各项任务全面启动。
在深化 “放管服”改革方面,天津自贸试验区成立之初,天津市下放了239项权限,今年上半年,又下放625项权限,累计向自贸试验区下放800余项权限。
“与国际先进自由贸易园区相比,我们的差距和短板主要在软环境。天津自贸试验区把是否有利于软环境优化,作为检验制度创新效果的‘试金石’。”陈明业称,自贸试验区将坚持以提高行政效能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推进“放管服”、投资、贸易、金融等领域改革。
中心商务片区于家堡金融区。图片来源:天津自贸试验区
至于金融改革创新方面,“‘金融改革30条’ 80%以上都落地了。”赵磊总结改革成效:一方面,区内坚持传统的优势,利用银行保险证券等服务于实体经济,创新业务流程;另一方面,国家对于地方的金融监管职责进行了明确规定,主要包括七大类如租赁、保理、典当、资产管理等,天津也在加快理顺相应的监管办法。
“金融改革30条”全称为《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于2015年12月发布。该文件从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深化外汇管理改革、促进租赁业发展、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完善金融服务功能、加强监测与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支持天津自贸试验区建设的30条措施。
制度改革的关键是落到实处。赵磊透露,自贸试验区内不少创新政策如外债和资本金意愿结汇、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管理业务等,给了自贸试验区企业非常大的实惠。
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模式更加完善。澎湃新闻从天津自贸试验区处获悉,区内负面清单缩减到37条,飞机、船舶、汽车等先进制造业全面放开,文化、电信、教育等服务业在加速开放。
值得一提的是,天津被誉为“全国商业保理之都”。作为业务核心区的天津自贸试验区,在全国率先开展商业保理试点,打通实体企业应收应付融资通道,率先试点租赁兼营商业保理、出口保理业务等,区内聚集中铝、宏泰、渤海保理等企业600余家,业务规模800亿元,占全国15%。
其中,中心商务片区企业信达一汽商业保理成为首批获得批准并实现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4家商业保理公司之一。
这正戳中了当前商业保理企业的需求。信达一汽商业保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军坦言,商业保理公司作为国内金融业的“后起之秀”,其信用环境及金融政策支持一直与银保监监管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存在着先天的差距,但其以中小企业为服务主体的高风险客群及轻担保抵押的业务模式却对以上两点有着最为迫切的诉求。
“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不仅有效加强了公司对于客户准入及保后的风险预警及识别,更为公司‘敢于’开展产品创新及业务拓展提供了征信保证。”王军告诉澎湃新闻。
最显著的影响体现在信达一汽的业务上面。王军透露,公司自接入央行企业征信系统以来,在业务拓展及产品研发方面,已实现一汽集团上游产业链买方客户80%覆盖;在客户前期尽职调查及风控评审阶段,实现客户有效准入138户,资金累计投放近200亿;在保后管理阶段,建立了以征信数据为重要维度之一的客户分级管理模型,提高了客户风险管理及防控能力。
从便利化向自由化升级
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忠东说,“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创新是要紧紧围绕政策、功能和产业等三个重要方面来开展的,一个国际化、有市场竞争力的自由贸易园区,首先要有法治化、国际化、市场化的制度政策环境和营商环境,人才、资本、技术、信息能够通过制度性安排,实现自由、规范流动,“放得开、管得好”的政策才是好政策,这样才能发挥好为国家试验制度的核心使命;其次要有超前谋划和敏锐的思维眼光,善于捕捉前沿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机遇,要看清要素流动以后,区域的产业附加值、增加值是什么?最后还有是对创新培育的耐性,自贸试验区创新干的不是半年、一年的事,重大政策创新和功能培育,需要长时间跟踪研究、不断深化,要看长期效果。”
“55条制度创新成果,其中全国首创35项,集成创新6项,优化创新6项,全国领先9项。”今年8月份,第三方评估机构发布的《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报告显示,天津自贸试验区在保税维修业务创新、汽车贸易创新、口岸监管模式创新、租赁保理业创新、金融创新、营商环境优化创新这六大方面的55条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具有较高复制推广性。
“自贸试验区定位是国家制度创新‘试验田’,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对国际高标准规则进行风险压力测试。”陈明业表示,天津自贸试验区的突出表现在前沿新兴产业培育孵化方面,包括引领中国租赁业做大做强、开创中国商业保理业的先河、开创平行进口汽车业务模式,打造亚太航空制造维修基地,以及不断延伸航运产业链条。
不过今年下半年以来,沿海自贸试验区开始面临新的形势。8月26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8月30日,新设立的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6个自贸试验区陆续正式揭牌。
至此,中国的自贸试验区数量增至18个,形成“1+3+7+1+6”的雁式矩阵,其中沿海省份已全部是自贸试验区,实现中国沿海省份自贸试验区的全覆盖。而新设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如河北省、黑龙江省,在空间位置上是否会分散天津自贸试验区在北方的职能?
“我认为各地发展优势、要素资源、产业基础不一样,国家鼓励各地自贸试验区进行差异化、特色化的探索突破。”陈明业表示,经过四年多改革发展,天津自贸试验区“浅水区”改革已经基本完成,逐步进入到从便利化向自由化升级、由“刀刃向内”改革为准转为对国际最高标准规则进行试验的改革“深水区”,推进人员、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跨境自由流动,打造有利于前沿新兴实体产业发展、增强国际业务竞争力的制度政策环境,成为更加重要的任务。
京津冀协同发展仍然是天津自贸试验区一大战略方向,尤其是承接从北京“走出去”的大型企业。澎湃新闻获悉,自贸试验区新增市场主体中京津冀企业超过50%,包括中信集团、中车集团、中铁建集团、中国泛海、百合网等一批央企、民企纷纷在自贸试验区设立租赁、航运、物流、贸易等功能型总部,2019年上半年吸引北京企业或项目200余个。
在天津自贸试验区的规划版图上,未来其将致力于成为引领和服务京津冀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综合性海上门户。今年7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国清表示,雄安的出海口设在天津。
东疆片区邮轮母港。图片来源:天津自贸试验区
陈明业向澎湃新闻透露,按照国家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天津自贸试验区研究提出了一批“首创性”“重构性”改革创新措施,起草形成了天津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支持措施》和《行动方案》,有100多项措施,其中70%涉及国家事权,48项全国首创,天津市人民政府已印发实施。
“这两个文件的实施,将推动天津自贸试验区制度、政策、功能、产业的全面升级,使我们再向国际化、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园区建设目标迈进一大步。”陈明业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