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十周年。十年前,这里还是一块废弃土地,如今,这里已经蜕变成生态之城、智慧之城,成为城市发展的新样板。面向未来,天津生态城已将打造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标杆作为新的愿景。
由瞭望智库、财经国家周刊主办的2018(第六届)国家城市发展市长论坛近日在天津滨海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召开,论坛旨在探讨交流新时代、新理念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与新动向。这是活动自创立以来首次在北京以外的城市举办,以后城市发展市长论坛也将永久落户在滨海新区。
天津生态城成城市高质量发展样板
天津生态城正在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样板。
“天津被称为北国江南、京畿重镇,全国6座超大城市之一,2017年天津城镇化率接近83%,位居全国第三。滨海新区是天津市一根扁担挑两头布局结构的东半部分,是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张玉卓在论坛上如是介绍。
中新天津生态城就坐落于此。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大合作项目,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间合作开发的生态城市。
生态城是一座在废弃土地上改造而来的生态之城,生态城起建之初30平方公里的合作区范围内,有1/3是盐碱荒滩、1/3是废弃的盐田、1/3是有污染的水面。2008年9月28日,中新天津生态城开工奠基。经过十年发展,这里已经成为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蓬勃、社会和谐的生态新城。被联合国持续发展大会授予“全球绿色城市”,被国务院批准为我国首个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
“十年来我们对盐碱体进行彻底改良,大面积用国槐等本地适生树改良,城市街景、社区公园,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0%。”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主任王国良指出。
“区内有一个近3平方公里积存40余年工业废水的污水库,当时国外专家对这个污水库改造望而却步,我们自力更生,用3年时间,治理成为碧波荡漾的景观湖。取得近50余项国家级专利。景观湖治理方案技术已经在雄安新区、广东、河北等地进行了推广复制。”王国良不无自豪。
此外,生态城建设之初就编制了世界上第一套生态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用来指导规范生态城市的建设。这些指标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比如在再生能源利用指标方面,广泛应用太阳能、光能、地热能,年发电量达到1400万千瓦时,8万平方米的太阳能集热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水,同时严格实行100%的绿色建筑标准。
生态城还有效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杨志泽表示,生态城自建区之初就确立了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坚决摒弃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企业,大力引进低能源、低投入、低排放且拥有高知识含量、高附加值的项目,着力发展文化创意、互联网、旅游和健康等产业。
比如,在培育智能产业方面,神州数码、华为等领军项目已经落地,带动了大数据、云服务、智能设施等产业的发展。文创产业方面,积极与文化部及北京朝阳区、中关村等对接合作,不断提升动漫园、影视园的产业聚集能力。同时,为网游、电竞等新文创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目前,生态城注册企业超过7000家,注册资本2700亿元,北京企业占到45%,现代服务业占比达到91%。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生态城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据杨志泽介绍,在社区治理方面,每一个生态社区都规划建设一个“社区中心”,确保生态城居民在步行15分钟的范围内能够购物、看病、娱乐。
在构建优质化、均衡化的公共服务体系方面,实施“公共服务牵引发展战略”,大规模建设教育、卫生、体育、社区中心、社区公园等民计民生设施。比如,通过集团化、优质化、均等化办学,创造公平而高质量的教育环境,引入南开中学、北师大附中、天津外国语附属学校等10所优质中小学和13所全国知名的幼儿园。建立“家庭医生—社区医院—综合医院”一体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形成了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模式。
智慧城市也是天津生态城的重要特征。杨志泽介绍,生态城在对智慧城市进行顶层设计的同时,促进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智慧项目落地,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家居、智慧医疗等注重智慧体验的应用项目正在由概念变为现实。比如在全市率先开展5G创新试点,建设了智慧灯杆、智慧公交站,引入无人超市、无人售货车、无人餐车等。中心大道两边的公交车站都是智慧车站。
打造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标杆
今年是生态城第一个十年圆满收官,也是谋划实施下一阶段发展目标的起步之年。据介绍,生态城正大力发展集聚经济、开放经济、智能经济,加快创建繁荣宜居智慧新城,努力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可持续发展示范城市。
“过去的十年里,中新天津生态城在城市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打下了基础。接下来,将全面实施创新超越行动计划,加快建成国际合作示范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产城融合示范区、智慧城市示范区。”杨志泽透露。
“目前,我们还在制订推广智慧城市的标准,确定可持续开放的智慧城市发展模式,加快智慧园区、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城管等一系列建设,努力成为天津智慧之城的样板,成为全国智慧城市的典范。”王国良说。
杨志泽表示,下一步,天津生态城将以打造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标杆为愿景,在绿色产业、生态环境、社区治理、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和实践,向全世界展示生态城市的完整形象,成为中国向国际社会展示绿色发展成效的窗口和对外交流的平台,真正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绿色、智慧、融合”成城市发展共识
“城市的发展要以产业为支撑,制造业汇集了科技创新,带动了服务业兴起,促进了城市繁荣,应该成为城市产业的根基。然而,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工业必须调整结构、根治污染。”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在论坛上指出。
李毅中说,要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企业特别是重化工企业的技术改造;积极培育、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推行能源革命,减少资源环境负载;准确把握城市规划,建立绿色发展评价体系。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高国力认为,生产的高效、高端、高附加值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城市居民便捷、舒适的生活质量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要素;生态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包括自然生态的保护建设,工业和生活污染的治理和防护等。
“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发展动力的变革。”民革中央原专职副主席、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何丕洁表示,发展动力的变革首先要从绿色发展与创新驱动入手。此外,“高质量发展的城市一定是智慧型城市,而智慧型城市的建设也能为广大企业通过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提升发展质量,提供难得的商业机会。”
在十二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甘肃省原副省长石军看来,城市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聚集区和制高点,应该着力提升融合发展水平。融合范围要广,融合要素要多,融合层次要高。“国内外实践表明,城市融合的范围越广、要素越多、层次越高,发展的成效就越好。”
石军表示,推进城市经济融合发展,需要推进经济要素优化,凝聚各方推进力量。“只有发挥好政府的引导和协调作用、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学校的人才培养作用、科研的成果支撑作用、金融的资金保障作用,才能有序有力有效推进融合发展。”